5月29日,記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遷陵鎮(zhèn)G209國道桐木棋社區(qū)附近采訪時,總聽見過往車輛長聲鳴笛。這是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黃劍、宋歡和周秀坤2023年6月30日救起11人的地方。如今,車過鳴笛是表達對英雄的敬意。
“他是專業(yè)救人,兼職修車”
黃劍回憶,當年6月30日那天,他和宋歡從縣城回村,準備參加支部黨員大會。路過桐木棋社區(qū),只見傾瀉的山洪瞬間就沖毀了房屋、樹木,淹沒了道路橋梁。
顧不上自己的車泡在水里,他趕緊抄起一根竹竿和宋歡沖進了救人隊伍。
被困車中的女子,大貨車上的中年男子,公交車頂?shù)?名群眾,鋼管堆上的5位村民……眾人合力在肆虐的洪水中救下11條生命。
站上北京領(lǐng)獎臺的黃劍說,當時救人是他的本能。對于黃劍,村民打趣說:“他是專業(yè)救人,兼職修車。”
黃劍是個黝黑健壯的土家族漢子,喜歡戶外運動。他的車上永遠備有醫(yī)用繃帶、保溫毯、救援繩等。
2014年,在陜西穿越鰲太線時,一名女子失溫。憑借豐富的戶外經(jīng)驗,他為其升溫、補液、保暖,從死神手中搶回女子生命,事后自己的羽絨服已板結(jié)成冰。2015年,他意外得知鄰村一小孩父母雙亡,跟著嬸嬸生活很艱難,他自發(fā)組織捐贈,為孩子送錢送糧。
2023年夏天,遷陵鎮(zhèn)要壩村3臺車陷入泥水潭,黃劍用修車千斤頂和鐵鏈搭起臨時牽引架,帶著徒弟泡在齊胸的泥水里兩個多小時,把人和車都拉上了岸。村民謝他,他卻說:“碰巧會水,碰巧有工具,小事小事。”
2021年河南新鄉(xiāng)特大暴雨中,這個湘西漢子背起汽修工具箱和隊友連夜驅(qū)車北上;2023年北京門頭溝山洪暴發(fā)時,他駕駛越野車穿越塌方路段,用牽引繩從泥漿中拖出多臺受困車輛。當獲救者追問他的單位,跨省馳援“編外分子”的他只說:“我是黨員黃劍。”
“能幫人處伸手,能擔事時向前”
走進保靖隴洞村,周秀坤可是村里的名人。他不僅是跳入洪水中救人的英雄,也是鄰里之間的貼心人,也是鄉(xiāng)民信賴的“總管”和小朋友的水上安全教練。
回憶“6·30”當日,周秀坤只記得救人要緊,把自己家水上樂園的游泳圈、救生衣、救生繩一趟趟搬到現(xiàn)場。“我把家里器材全部拿去了,一共30多件救生衣、20多個游泳圈和2根救生繩,只想救更多的人。”
周秀坤今年54歲,平日里跟妻子經(jīng)營一家水上樂園。一到夏天,來游泳的小朋友絡(luò)繹不絕。他總是在水池邊巡邏,一有空就免費教授孩子們游泳技能,并堅持用廣播給大家普及溺水急救常識。“反復講這些技能,哪怕孩子們不能救人,也能自保。”
周秀坤不光打造安全樂園,更打造誠信樂園。
游泳人多,丟東西時常發(fā)生。為此,周秀坤制定了一條規(guī)則:拾金不昧的人,按照物品價值大小現(xiàn)場獎勵門票。他的善行浸潤孩子們心靈:學生石敏儀、劉子宜拾得兩根金項鏈主動上交,獲贈該園免費游泳資格。
周秀坤還是隴洞村紅白喜事的“定盤星”。從婚嫁喜宴到喪葬儀式,他調(diào)度有序、關(guān)懷入微;誰家有矛盾,他耐心調(diào)解,還自創(chuàng)“五步調(diào)解法”——傾聽傾訴、閑話家常、宣講政策、雙向溝通、徹底化解。為平息某兄弟倆1年多積怨,他自備酒菜,促膝長談至天明。村民感慨:“有事找周‘總管’,心里就踏實。”
2022年,“村村通公路”計劃在隴洞村受阻,周秀坤挨家挨戶給村民做思想工作。他入情入理地分析,讓十幾戶村民紛紛讓出地來……
洪水中托起生命,泳池邊傳遞安全,鄉(xiāng)村里化解矛盾。周秀坤用行動詮釋,榜樣之力不在驚天動地,而在善舉長流。他總說:“能幫人處伸手,能擔事時向前。”
“他們兒女在外打拼不容易,咱們就當替晚輩盡孝”
三人成眾,眾志成城。黃劍、宋歡、周秀坤三人都是中共黨員。談起自己的入黨介紹人,宋歡指了指黃劍說:“是黃大哥介紹我入黨,又帶著我一起救人。”
在酉水河畔的村寨間,有這樣一句話被鄉(xiāng)親們掛在嘴邊:“有難事,找宋師傅!”
宋歡36歲,是酉水鋼構(gòu)板材加工廠的銷售員。細聽大家說,好似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卻用一次次“舉手之勞”,傳遞著土家族漢子誠實守信、助人為樂的光芒。
2023年深秋,宋歡搭乘出租車時瞥見一部被遺忘的智能手機。“您別急,我就在原地等!”接到失主尋機電話后,他在寒風中守候了半小時,將手機交還給趕來的年輕人。對方硬要塞下兩包香煙感謝,他擺手笑道:“要圖這個,我早關(guān)機跑了!”
今年初夏,在清晨的暴雨中,他在廠門口撿到一部碎屏手機,他想方設(shè)法聯(lián)系到失主。七旬老人冒雨趕來,摸著失而復得的手機哽咽道:“這里面存著孫子從廣東發(fā)來的視頻啊……”宋歡默默遞上熱茶。
在鋼構(gòu)板材加工廠倉庫角落,總堆著些鐵皮邊角料。他人眼里的“廢料”,卻是宋歡眼中的寶貝。去年冬天,吳阿婆柴房漏雨,宋歡扛著3塊鐵皮及時補漏。老人捏著皺巴巴的50元錢追到廠里,宋歡堅決不收。“村里有些老屋經(jīng)常漏雨,鐵皮比瓦片好用。”
幫李大爺修補鋤頭、給張奶奶修理火盆……在電焊機旁“加班”也是宋歡的常態(tài)。他總說:“順手的事,就當練技術(shù)了。”廠里工人給他算過賬,這幾年免去的修補費,都夠買三臺新焊機。宋歡卻說:“他們兒女在外打拼不容易,咱們就當替晚輩盡孝。”
前不久,暴雨中宋歡駕車途經(jīng)遷清公路時,車燈照亮處只見一塊巨石橫在路中,本可以繞過的他趕緊和同伴冒雨清理。
“當時要是沒這兩位熱心人,我的車可能栽溝里了!”當時經(jīng)過該路段的果蔬運輸司機王某仍心有余悸。
5月28日,黃劍、宋歡、周秀坤一起走進保靖縣實驗小學,用竹竿、救生圈等為孩子們生動講授暑期防溺水教育課。三位模范表示,未來將攜手參與更多公益活動,以己之力帶動身邊人。
凡人善舉,微光成炬。(來源:湖南日報 全媒體記者 張頤佳 楊元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