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文明網(wǎng) 記者 彭團 實習生 朱鈺蓉 通訊員 趙妮娜 宜章報道
7月16日,謝運良候選第八屆“全國道德模范”;
8月8日,姚文上榜“中國好人”;
7月8日,譚鑒軍、鄺允雄獲評“湖南好人”;
8月12日,余新國獲評“湖南好人·最美革命文物保護傳承者”……

2021年7月27日,余新國(右二)宣講紅色故事。圖片來源:湖南文明網(wǎng) 記者 陳沁賢 攝
在湖南郴州市宜章縣,層出不窮的先進典型,持續(xù)不斷地播撒著榜樣的力量。
截至2021年8月18日,宜章縣涌現(xiàn)出“全國道德模范”1名、“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”1名、“中國好人”9名、“湖南省道德模范”1名、“湖南好人”21名,“郴州好人”19名,宜章好人協(xié)會會員4.6萬人……
為什么這座小山城好人這么多?這里的正能量從何而來?
從群眾中來,從平凡生活中來

“全國道德模范”劉真茂。圖片來源:宜章縣融媒體中心

2021年7月27日,“中國好人”張玉春和宜章縣一六鎮(zhèn)合動陽光小學的學生一起練吉他。圖片來源:湖南文明網(wǎng) 記者 陳沁賢 攝
“大山衛(wèi)士”劉真茂,殘疾人的“暖心大哥”謝運良,“支教路上有始無終”的張玉春……細細品讀這些宜章好人的事跡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都來自群眾身邊,是看得見、摸得著的榜樣。
“自2015年我縣提出打造全國首個‘好人之城’以來,我們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在不斷努力著。”宜章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。
2011年以來,宜章縣在全縣范圍內評選每年度“感動宜章十大人物”,從眾多好人好事中,通過推薦、百姓投票、單位復核等方式,選出當年感動人物。
近年來,宜章縣委、縣政府堅持用“好人標桿、好人文化”培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積極開展“向善宜章·宜章向上”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,全縣形成了“學好人、做好人”的熱潮。
好人協(xié)會覆蓋266個村

第六屆“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”、宜章好人協(xié)會會長謝運良(左二)慰問一線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,給他們送上了毛巾、十滴水等物品。圖片來源:湖南文明網(wǎng)

“中國好人”、宜章好人協(xié)會巖泉分會會長姚文(右一),組織志愿者開展疫苗接種志愿服務。圖片來源:宜章縣文明辦

2021年5月16日,來自湘西、郴州兩地輪椅客在宜章好人協(xié)會和資興志愿者協(xié)會的大力協(xié)助下,在第31個全國助殘日實現(xiàn)了登頂莽山五指峰的愿望。圖片來源:宜章縣好人協(xié)會
夏日炎炎,位于宜章縣思源學校旁的“吉興人行天橋”正如火如荼地建設,這是謝運良夫婦投入328萬元捐建的又一座愛心橋,讓師生過馬路更為安全便捷。
“我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,但是如果帶動一群人,那就能讓一群好人溫暖一座城。”為把更多的人聚在一起,共同為困難群眾做事,2016年年底,“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”“中國好人”謝運良牽頭成立宜章好人協(xié)會,并擔任會長。
通過宜章好人協(xié)會這個平臺,好人之間加強了信息互通、資源互補,帶動了更多愛心人士、愛心企業(yè)家參與。疫情防控、治安巡邏、助力重大活動志愿服務、助力災后復工復產(chǎn)……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宜章好人協(xié)會志愿者的身影。
4年多來,協(xié)會建成了1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分會(新時代文明實踐所)、10個行業(yè)分會、266個村好人工作站(新時代文明實踐站),1個好人應急大隊,發(fā)展會員4.6萬人,遍布宜章城鄉(xiāng)。
好人“滾雪球”式擴軍,也讓更多弱勢困難群體得到幫助。“有困難找好人協(xié)會,有矛盾糾紛找好人協(xié)會”“我要加入好人協(xié)會”已成為宜章的普遍現(xiàn)象。
“十個一”讓好人家喻戶曉

宜章好人館一角。圖片來源:宜章縣融媒體中心

宜章好人主題街。圖片來源:宜章縣融媒體中心
在好人街,重溫“好人之路”;在好人主題公園,感受“好”風景……行走在宜章縣的大街小巷,隨處可見“好人”的身影。
2016年3月,宜章制定了“十個一”好人宣傳項目,即一條好人街、一個好人主題公園、一支好人事跡宣傳隊、一套好人叢書、一批好人學教基地、一套好人幫扶激勵機制、一個好人形象專題片、一首好人之歌、一個好人展覽館、一種好人鄉(xiāng)賢家風。2020年9月18日,宜章縣好人館正式開館,標志著宜章“十個一”好人宣傳項目初建形成。

2020年1月9日,宜章縣第二屆好人文化節(jié)新春慈善晚會上,好人協(xié)會會員宣讀《好人倡議書》 圖片來源:宜章縣融媒體中心
“弘揚真善美,書寫仁和義,我們播灑愛心到城里鄉(xiāng)里。”這樣暖心的歌詞摘自宜章原創(chuàng)歌曲《走在愛的路上》。從2019年春節(jié)起,宜章縣每年都舉辦好人文化節(jié)活動,通過生動的文藝節(jié)目,讓宜章好人故事走進老百姓心里。
多重禮遇讓好人有好報

宜章縣發(fā)放的好人禮遇卡。圖片來源:紅網(wǎng)時刻
“宜章好人”李軍強去年因遭遇洪水侵襲,稻田損毀嚴重,再加上哥哥患有癌癥,家庭生活拮據(jù),縣好人關愛協(xié)會得知情況后多次對其進行幫扶,累計幫扶物資和金額達3萬余元;里田鎮(zhèn)好人協(xié)會會員李華武,家里經(jīng)濟比較困難,小孩又患了病,協(xié)會立馬給他送去了5000元幫扶資金,以解其燃眉之急……不同的片段,展現(xiàn)著宜章縣“讓好人有好報”的社會風尚。
今年3月,宜章縣好人基金正式成立,首期募集愛心款111余萬元,基金將進一步用于反哺志愿者、救濟困難群眾、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,為宜章好人之城建設保駕護航。
為了在全縣營造“人人學好人、人人當好人”濃厚氛圍,宜章出臺了各項“禮遇”好人政策。政治上,讓好人協(xié)會負責人列席全縣重大會議,邀請參加重大活動;經(jīng)濟上,向榮登各級好人榜的好人發(fā)放禮遇金。同時,榮登各級好人榜的好人還享受憑禮遇卡免費乘坐公交車、免票游覽縣內景區(qū)等7項福利,讓“德者有得,好人有好報”。
從一個好人的凡人善舉到一群好人的身先士卒,宜章通過先進典型的帶動力量,把涓涓流淌的愛心之河匯成了愛的洪流,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一浪高過一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