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江潮涌,日月可鑒;
今朝夢圓,頂峰相見!
2025年5月23日,這是載入衡陽史冊的榮耀日子,這是值得衡陽人銘記的幸福時刻。
這天上午,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。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(zhèn)、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園受到表彰。
表彰會上,衡陽市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。衡陽市委書記劉越高作為湖南唯一代表上臺領獎,并在大會現(xiàn)場發(fā)出邀請:“歡迎到全國文明城市衡陽來!”
當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北京傳來,全城沸騰,全民歡慶——衡陽人民接續(xù)奮斗的夢想終于“照”進現(xiàn)實,久藏于內心深處的情感在這一刻毫無保留地盡情釋放。
大城衡陽,我為你驕傲!美麗雁城,我為你自豪!
這既是由衷的點贊,更是深情的表白;
文明花開,幸福滿城!持續(xù)奮戰(zhàn),今朝圓夢!
這份含金量最高的榮譽,既是對這座城市的最美褒獎,更是對每一位辛勤工作、努力生活的衡陽人的崇高禮贊。
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出發(fā)!
為了這份熠熠生輝的榮譽,我們雖然有“花落他家”的陣痛和“失之交臂”的遺憾,但這座城市始終保持“越戰(zhàn)越勇”的狀態(tài)和“不勝不休”的精神,鍥而不舍地在創(chuàng)建路上鏗鏘前行;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衡陽人都為之付出了汗水和智慧,都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努力和變遷。
如今,漫步這座以大雁命名的城市街頭,既能感受到她的顏值與氣質,更能觸摸到她的活力與魅力:一幀幀如詩如畫、生態(tài)宜居、文明和諧、崇德向上、人民滿意的“衡陽畫卷”正徐徐鋪展,生動詮釋著這座城市的文明溫度、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。
在這個萬木蔥蘢的繽紛七月,讓我們循著時光的足跡,一起解鎖大城衡陽的“文明密碼”。

大城衡陽。羅茂盟 攝
初心如磐
文明藍圖上鐫刻著精神基因
文明,是歷史的沉淀,更是發(fā)展的選擇。
在大城衡陽這片風景與風光交相輝映、歷史與人文厚重交織的熱土上,文明脈絡綿延千年,文明之光從未間斷,成為這座城市向前發(fā)展的澎湃動力。
創(chuàng)建以來,歷屆市委、市政府不忘初心,奮力答好新時代答卷,把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新時代新衡陽高質量發(fā)展的有力抓手,始終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創(chuàng)建思想和“為民、惠民、利民”的創(chuàng)建理念,持續(xù)健全完善“政府主導、部門協(xié)調、全域創(chuàng)建、群眾參與”的長效機制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我們至今還記得,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一直被列為“一號工程”。正如市委書記劉越高所說,“抓文明創(chuàng)建,不僅是爭榮譽、獲獎牌的大事,也是打基礎、利長遠的好事,更是促發(fā)展、惠民生的實事。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,是我們的既定目標,也是市委、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。”
我們應該還記得,彼時的“衡陽窘況”至今記憶猶新:破舊不堪的老舊小區(qū),路不平、燈不亮,線纜如蛛網密布;秩序混亂的十字路口,車不讓人、人不理車,搶道、逆行、闖紅燈現(xiàn)象比比皆是;灰頭灰臉的大街小巷,亂扔亂吐、亂停亂靠,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......
面對這些難點、堵點和痛點,衡陽沒有退縮,而是吹響了久久為功的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集結號。
謀局既定,奮楫篤行。
成立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領導小組,設14個專業(yè)組,抽調人員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,下設五個組,專職負責創(chuàng)建協(xié)調指導工作;
定期召開創(chuàng)建工作動員會、推進會,全面部署創(chuàng)建工作,制定工作實施方案,分解創(chuàng)建任務。創(chuàng)建信仰之城、首善之城、幸福之城、魅力之城、善治之城、共享之城,圍繞建設“四個文明”,開展清潔雁城、補窗、敲門、交通秩序整治等補短板、強弱項“五大行動”;
制定《衡陽市城市市容和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管理條例》《衡陽市城市養(yǎng)犬管理辦法》《衡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等一批地方性法律法規(guī),以法律“硬制度”促進文明行為“軟著陸”;
創(chuàng)新實施包街道(鄉(xiāng)鎮(zhèn))、聯(lián)社區(qū)、包路段、周五衛(wèi)生大掃除、門前三包等一系列針對性舉措,建立起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網格化創(chuàng)建體系,持續(xù)推進創(chuàng)建工作科學化、常態(tài)化、長效化。
衡陽以“建功一定有我,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堅定和執(zhí)著,以一棒接著一棒跑、一任接著一任干的責任和擔當,在文明藍圖上深深鐫刻下精神基因,形成了具有衡陽成色的“創(chuàng)建精神”: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、踏石留痕的實干精神、攻堅克難的進取精神、眾志成城的協(xié)作精神,讓衡陽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文明精神的滋養(yǎng)下,綻放出美美與共、相互成就的璀璨光芒。

美麗雁城“衡有范”。羅茂盟 攝
歲月鎏金
湘江潮涌處書寫著時代榮光
上下同欲者勝,風雨同舟者興!
日夜奔騰不息的湘江濤聲可以作證:全市各級各部門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,以一鼓作氣的斗志、一如既往的熱情、一以貫之的作風,在湘江潮涌處書寫著屬于這座城市的時代榮光。
我市以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為統(tǒng)攬,建設好人之城、鄉(xiāng)風文明行動、新時代文明實踐、打造“衡陽群眾”品牌等工作一盤棋布局、一體化推進,形成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(zhèn)、文明單位協(xié)調推進的創(chuàng)建格局。
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,實現(xiàn)市縣鄉(xiāng)村聯(lián)動,形成上下一心、共同創(chuàng)建的強大合力;推行“網格化”管理,讓城市治理更加精細;推廣“樓棟長”“灣村明白人”等做法,打通基層治理“末梢神經”。
聚焦公民道德建設,衡陽堅持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潤城、以文興業(yè),統(tǒng)籌推動文明培育、文明實踐、文明創(chuàng)建,一體推進城鄉(xiāng)精神文明建設融合。利用基層公共服務資源,建成覆蓋市縣鄉(xiāng)村四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2974個,聚焦學習實踐科學理論、宣傳宣講黨的政策、培育踐行主流價值、豐富活躍文化生活、持續(xù)深入移風易俗等工作,彰顯精神文明建設之“效”。

改造一新的福壽街。周圍 攝
盯緊創(chuàng)建短板弱項,衡陽常態(tài)化開展“五大行動”,集中解決老舊小區(qū)、背街小巷、農貿市場改造提質和雨污分離等急難愁盼問題,讓城市煥發(fā)新光彩。同時,開展13項“提升行動”,涵蓋發(fā)展環(huán)境、城市建設、交通秩序等多個領域,全方位提升城市文明水平。
注重榜樣示范引領,衡陽著力強化文明風尚培育,建設好人之城。截至目前,衡陽市獲評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8人、感動中國人物2人、“中國好人”51人(組),湖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21人、感動湖南人物7人、“湖南好人”316人(組),全國“新時代好少年”1人、“新時代湖南好少年”22人、“新時代衡陽好少年”303人(組),他們的事跡,如同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衡陽的天空,激勵著每一個衡陽人向上向善、見賢思齊。
關愛未成年人,衡陽全域實施“藝術童伴”工程,照亮留守兒童成長之路。2020年,衡陽市把祁東縣啟航學校組建湖南省第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的“啟航經驗”變?yōu)椤昂怅枌嵺`”,開展駐衡高校(或市縣文明校園)、文明單位與鄉(xiāng)村學校“二對一”藝術教育結對幫扶。目前,已惠及鄉(xiāng)村學校180余所,留守兒童4.8萬余名。該工程入選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。2020年,衡陽市獲評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。
踐行志愿服務精神,衡陽推陳出新,打造“衡陽群眾”志愿服務品牌。140余萬注冊“衡陽群眾”常態(tài)化開展“強國復興有我”“童心向黨”等文明實踐活動,培育了一大批文明實踐項目。其中,“衡陽群眾”品牌創(chuàng)建經驗入選《中國改革年鑒》,“四會一課”(即屋場懇談會、廣場故事會、校園思享會、大眾讀書會、音樂黨史課)經驗、“屋場懇談+”模式、“厚德同心積分超市”經驗、“五色花”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(qū)治理經驗等被中央、省級媒體刊物重點推介。
弘揚文明新風,衡陽推進移風易俗。持續(xù)廣泛開展文明旅游、文明餐桌、文明交通、文明網絡等專項行動。創(chuàng)新開展“移風易俗‘衡’文明三年行動”以及道德評議會、鄉(xiāng)賢理事會和紅白理事會,實現(xiàn)行政村全覆蓋。深入開展凝心鑄魂培育、婚喪禮俗整治、道德風尚提升、鄉(xiāng)村文化振興、文明村鎮(zhèn)提質“五大行動”,文明新風在衡陽落地生根。
從“九龍治水”到“攥指成拳”,從“運動式治理”到“常態(tài)長效”,衡陽用體制機制創(chuàng)新開創(chuàng)了文明創(chuàng)建新境界,寫就了城市文明新篇章。
星河共舞
奮進長歌中合奏著全民交響
同心掬得滿庭芳,最是文明花開時。
創(chuàng)建以來,衡陽人民以長跑的韌勁、短跑的姿態(tài)、沖刺的速度,高奏出一支氣勢恢宏、高亢激昂的“文明交響”。
在這曲“文明交響”中,每一個音符都跳動著激情與活力,每一聲旋律都回響著團結與奮進。

處處涌動的志愿紅,成了雁城的一道風景。(資料圖)
我們不會忘記,社區(qū)干部、公安交警、城管隊員、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寒來暑往、披星戴月,日夜奮戰(zhàn)在創(chuàng)建一線,唱響了“城市出彩,我更精彩”的奮進長歌;
我們不會忘記,140多萬“衡陽群眾”志愿者發(fā)揚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愿服務精神,主動請纓,無私奉獻,活躍在創(chuàng)建最需要的地方,成為衡州大地那抹最耀眼的“衡陽紅”;
我們不會忘記,廣大市民以主人翁、東道主的姿態(tài),全力以赴參與創(chuàng)建、支持創(chuàng)建,爭做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的宣傳者、示范者、守護者,凝聚了“全面支持、全天參與、全員上陣”的“衡陽力量”。
我們還不會忘記,一屆又一屆專職創(chuàng)建人一路風雨兼程,初心不改,他們以夢為馬,從未懈怠,用腳步丈量著文明;一路披荊斬棘,攻堅克難,他們步履鏗鏘,矢志不渝,用責任守望著文明……
拼搏歷程飽含艱辛,至高榮譽屬于全市人民。此時此刻,我們更需銘記創(chuàng)建過程中的每一份堅守和每一個了不起的衡陽人。
美美與共
民生溫度里凝聚著幸福刻度
民之所望,創(chuàng)之所向。
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,不僅僅是為了爭塊“牌子”、拿個“榮譽”,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軟實力,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2025年衡陽市未成年人“傳承紅色基因?童心向黨”暨“藝術童伴”留守兒童關愛工程成果展演現(xiàn)場。羅茂盟 攝
一項項“民生清單”,不時引爆這座城市的民生溫度,一串串“衡陽數(shù)據”,不斷刷新衡陽人民的幸福刻度:2024年,全國宜居指數(shù)衡陽排第32位,省內超越省會長沙;全年空氣優(yōu)良天數(shù)超300天,“雁城綠”“衡陽藍”刷爆朋友圈;7476萬人次游客前來“打卡”,文旅收入突破764億元。這座集“大氣”與“穩(wěn)重”、“內涵”與“時尚”于一身的“網紅”城市正用“繡花功夫”完成一次次蝶變,收獲一次次點贊——東洲島全息投影讓王夫之講學場景穿越千年,保衛(wèi)里蒸汽機車與賽博朋克藝術碰撞,酃湖公園832畝水面托起市民親水之樂。
如今,城市更新中涌動著民生溫度。506個老舊小區(qū)“提質升級”,19條道路舊貌換新顏,10條斷頭路打通城市微循環(huán),2044個智慧停車位緩解“停車焦慮”。雨花亭社區(qū)60天“變形記”堪稱樣本:斑駁紅磚墻化身藝術畫廊,空中“蜘蛛網”變?yōu)槎嗖省拔寰€譜”,“長者食堂”飄出“幸福味道”。
如今,生態(tài)長卷在雁城徐徐展開。雨母山星空營地成為天文愛好者的天堂,博雅網球中心躍動著青春身影,湘江風光帶如翡翠項鏈串起24公里江岸線。推窗見綠的承諾正在兌現(xiàn):8個公園提質升級,160座“口袋公園”讓街角綻放驚喜。市民李建國站在白竹皂社區(qū)彩虹跑道上感慨:“住了30年的老地方,如今開窗就是風景畫。”
如今,文明基因已融入城市血脈。297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年開展活動超20萬場,“藝術童伴”工程為4.8萬名留守兒童開啟通往藝術世界的大門。當蒸陽南路社區(qū)公園取代遠郊游樂場,當學位、床位、車位等難題逐個破解,市民劉小林道出心聲:“所謂幸福感和獲得感,就是推窗見綠、出門不堵、生活越來越有盼頭。”

衡陽市民奔跑在奮斗的春天里。羅茂盟 攝
“湖南最宜居城市”“網紅城市潛力榜50強”……大城衡陽正以“衡有范”的顏值和“衡幸福”的品質,書寫著“值得托付終身”的“衡陽答卷”。
迎風而起,逐夢前行。站在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的新起點,大城衡陽將以更加高昂的姿態(tài)、更加磅礴的力量,在永不停歇的“文明接力”中,一次次標注城市文明的新高度!(來源:衡陽文明網 掌上衡陽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 尹利民 金明達)
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
聯(lián)系電話:0731-82217063 傳真:0731-82217063 投稿郵箱:wenminghun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