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國主義教育,是校園、課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,是教育的一堂人生必修課。
今年10月,株洲日報社校園記者俱樂部以“愛國心,青春力”為主題,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社會實踐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策劃開展了“行走的課堂”之打卡愛國主義基地、觀看紅色經典電影、紅色故事進校園、“少年告白祖國”英雄視頻我來講、北斗進校園、集體生日會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,共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活動108場次,各校校園記者作品近300件(組)作品在《株洲星少年》周刊進行展示。
立德樹人,愛國主義教育不可或缺。本月以來,株洲日報社校園記者俱樂部緊扣“愛國主義”主旋律教育,通過一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,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校園記者心中牢牢扎根,提升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。
讓愛國情懷“入心”
“在這個金秋十月,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英雄人物的歷史回響。本期,株洲日報社校園記者楊妮可為大家講述秋瑾的故事。”身著整齊校服、戴著紅領巾的校園記者化身“小小講解員”,為大家講述英雄的紅色故事。
“行走的課堂”校園記者打卡愛國主義基地。記者 顏家萍 攝
活動負責人介紹,校園記者們化身“小講解員”以“童聲”代言紅色文化,用生動的語言、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,將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娓娓道來,讓大家更加生動地理解了株洲紅色文化,感受到了濃厚的愛國、愛家鄉(xiāng)的情懷。
一堂沉浸式行走的“思政課”,讓孩子們走進鮮活的紅色文化大課堂。在長郡云龍實驗學校,石峰區(qū)關工委主任黃宏明為該校100余名校園記者授課。現場通過講黨史故事、校園記者演講、情景再現等方式,帶領孩子們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。
“立正!”“向右轉!”“齊步走!”,日前,在天元區(qū)人民武裝部,隨著一聲聲洪亮的號令,白鶴菱溪小學的校園記者正邁著整齊的正步,切身感受軍人的英姿風采。校園記者“零距離”感受軍營生活,接受國防教育、增強國防意識。
讓愛國教育付諸于“行”
國慶期間,校園記者們走進我省紅色教育基地,以“打卡”紅色地標的方式,開展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。秋瑾故居、楊得志故居、株洲烈士紀念園、劉少奇故里等多處充滿歷史厚重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孩子們在這里尋訪紅色足跡、瞻仰革命遺跡、傾聽紅色故事。
校園記者開展春風少年音樂會,共同唱響紅歌,獻禮祖國。記者 劉昭彤 攝
“參與這樣的活動十分有必要,讓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,互動性、體驗性的紅色研學游讓孩子們更感興趣。”一位校園記者家長告訴記者。
10月以來,校園記者還通過聆聽紅色故事、觀看紅色題材電影,以更直觀、更溫暖、更震撼的方式回顧歷史,內心深受震撼。
“一部紅色題材的電影,看得人熱血沸騰。即使身處和平時代,我們也應該學會勇敢、堅強,去戰(zhàn)勝遇到的各種困難。”日前,校園記者們集體觀看紅色電影《志愿軍》,紛紛表示受到了巨大觸動。
除此之外,校園記者們還開展“制作紅軍背包 傳承紅色基因”活動。活動現場,大家全神貫注,用一針一線縫制出一個個繡有“我愛你中國”“為人民服務”“我愛祖國”等字樣的紅軍包。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紅軍包,孩子們綻放笑容,迫不及待地背起小紅軍包拍照留念,并在現場的勵志墻上寫下自己的理想。
集體生日濃濃情 我與祖國共慶生
成長不期而遇,生日如期而至。一月一次的集體生日會活動是每一位校園記者最期待的活動。
老兵進校園,為校園記者們進行紅色故事宣講。記者 劉文
老兵講紅色故事、北斗知識科普、國風服裝T臺走秀、百米畫卷頌祖國……10月26日至27日,兩場“愛國情·記者夢”校園記者10月集體生日會舉行,近兩百名校園記者參與。
“愛國情·記者夢”株洲日報社校園記者10月集體生日會。記者 譚筱 攝
現場,特邀湖南省“最美退役軍人”、株洲籍參戰(zhàn)老兵劉欲求為校園記者們進行紅色故事宣講,讓孩子們深刻理解紅色基因的內涵和傳承的重要性。
“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生日!”校園記者們一起切蛋糕過集體生日,在滿滿的愛和祝福中開啟人生新的征程。(來源:株洲晚報 記者 譚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