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”1月22日,新年的第一場大雪如約而至,蓮城大地銀裝素裹、美不勝收。
雪景雖美,也讓人煩憂。隨著路上的積雪越來越厚,給車輛行駛、群眾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,寒潮低溫也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。
為助力做好雨雪冰凍天氣防范應對工作,湘潭市文明辦向湘潭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、各類志愿服務組織、志愿者發(fā)布了一份“心相蓮·搭把手”雨雪冰凍天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倡議書,“紅馬甲”們立刻行動起來,化身除冰清雪的“排頭兵”、互助友愛的“熱心腸”,用“共掃全城雪”的實際行動,美化家園、扮靚城市、溫暖人心。
清雪保暢,志愿者化身安全出行“排頭兵”
“路面開始結冰了,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,盡量減少外出。”1月22日傍晚,降雪逐漸減弱,但寒氣愈加逼人,湘潭岳塘區(qū)寶塔街道云峰社區(qū)鄰里互助群里一則提醒引起了居民的注意,“真結冰了會要安排人鏟雪吧?”“如果要鏟雪,算我一個。”
1月23日一早,社區(qū)居民王女士就帶著兒子小軒到云峰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“報到”,“今天正好學校停課,我是社區(qū)七彩志愿服務組織的一員,小孩子想玩雪,我就帶他在勞動和付出中‘玩’雪。”王女士說。
當天,云峰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“心相蓮·搭把手”掃雪除冰志愿服務活動,對轄區(qū)內小區(qū)出入口、居民主要通道進行融雪除冰工作。穿著紅馬甲的小軒和30余名志愿者一道,戴上手套、手持鐵鍬、掃帚,在小區(qū)以及主干道掃雪除冰,不一會兒的工夫,就清理出了一大片路面,及時為居民鏟出了一條條“安全路”。
天氣雖然寒冷,存雪量也非常大,但也沒有抵擋大家掃雪的熱情。過路的居民紛紛為“紅馬甲”們點贊,周邊商戶也加入了這場掃雪除冰行動,從“各掃門前雪”變?yōu)椤肮矁粢粭l街”。
茶暖人心,為戶外勞動者“加油充電”
交警、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們化身“風雪戰(zhàn)士”,浴“雪”奮戰(zhàn),堅守在一線;外賣員、快遞員、園林工作者等戶外勞動者也不畏嚴寒,在室外奔忙……在寒冬,全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1月23日,雨湖區(qū)窯灣街道龍子巷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十分熱鬧,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們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,喝著熱茶話家常。站點的志愿者們化身貼心“服務員”,為戶外勞動者們送上寒冬“暖心包”。
“天太冷了,喝上一杯熱茶渾身別提多舒坦了。”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郭少林接過姜茶,連連道謝,“有這樣一個好去處供我們休息,真的很暖心。”
“這兩天雪下得特別大,我們看見社區(qū)附近的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在頂著風雪清掃,感覺他們非常辛苦。”龍子巷社區(qū)黨總支書記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肖志祥介紹,當天肖志祥和同事們早早就將姜茶煮好放在保溫瓶內。伴隨著一句句熱情的問候,他們將一杯杯熱氣騰騰的姜茶、一份份愛心禮包送到戶外勞動者手中。
雪中送“探”,志愿服務筑起守護“愛心墻”
在湘潭,不少地方的志愿者為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、外賣員、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送上御寒小禮包;為行動不便的高齡、孤寡老人跑腿送菜……
行動是最好的“融雪劑”,除了為戶外勞動者“加油充電”,龍子巷社區(qū)的志愿者主動靠前服務,早晨一上班,志愿者們就開始了“踏雪入戶”行程,會同區(qū)塊治理員們一起對有特殊困難的老人、困境兒童進行上門走訪,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,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代買代購,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物資及其他保障充足。
無獨有偶,岳塘街道岳塘嶺社區(qū)的老人吳少斌由于聽力障礙,加之雪天,出行不便。志愿者張瑩得知這一情況后,立即上門與老人進行溝通,詢問需求,將米、油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老人手中。“我需要什么,打個電話,在家等著就行了。我不出門,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,這些‘紅馬甲’真貼心啊!”吳少斌豎起大拇指說。
志愿紅像是一道道光,未必光芒萬丈,卻溫暖人心。據(jù)悉,岳塘嶺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黨建為引領,創(chuàng)新推出黨建紅、平安藍、生態(tài)綠、同心黃、幫扶金、健康橙的志愿服務“六色花”,由600余名熱心居民組成志愿服務隊,主要提供跑腿、陪同就醫(yī)、困難幫扶等服務,全方位精準對接轄區(qū)居民需求。“隊員們手機不離身,保證隨時能接到居民的求助電話。”岳塘嶺社區(qū)黨支部書記郭燦介紹,接下來的3個月,他們會持續(xù)為戶外勞動者免費提供暖心姜茶,并定期提供愛心理發(fā)、手機貼膜、義診等服務。
目前,湘潭市已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5個、文明實踐所70個、文明實踐站951個,在全省率先實現(xiàn)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全覆蓋,43萬余名志愿者、100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依托這些實踐中心(所、站)正掀起一場齊心協(xié)力、清冰除雪的全城行動,讓飄雪的蓮城大地更富魅力、更有厚度、更有溫度。(來源:湘潭文明網(wǎng) 作者:陳錦 熊婷)